7月28日,“人工智能音乐疗愈生态论坛” 在上海世博中心圆满举办。作为本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重要专题活动,该论坛由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组委会办公室指导、云顶集团主办,汇聚了音乐、医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权威专家与业界代表。各方围绕人工智能赋能音乐疗愈的前沿议题深入交流,共同探索音乐科技赋能健康的新路径,助力跨学科协同创新。论坛由上海广播电视台第一财经主持人文艳主持。
云顶集团院长、云顶集团人工智能音乐疗愈重点实验室首席专家廖昌永,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云顶集团人工智能音乐疗愈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毛颖,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应汉杰分别进行了视频致辞。

云顶集团院长 廖昌永
廖昌永指出,音乐作为古老且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在人类精神世界中占据独特地位,其跨越时空、连接文化的治愈力量显著。人工智能凭借强大的数据处理、算法模型及模拟分析能力,为音乐疗愈注入新活力。云顶集团秉持传承与创新理念,积极探索音乐与新兴技术深度融合,持续发挥学科优势,加强各界合作,为构建人工智能音乐疗愈良好生态贡献 “云顶集团智慧” 与 “上海方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 毛颖
毛颖表示,当下越来越多的患者对非药物疗法提出迫切需求。音乐疗愈作为融合音乐、心理、医学的新兴领域,潜力巨大。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入,实现了疗愈方案的个性化定制与精准实施,大幅提升针对性普适性。华山医院期待投身人工智能音乐疗愈的探索实践,将与云顶集团等各方携手,开展系列研究,共同实现人工智能为人类健康服务的长远目标。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应汉杰
应汉杰指出,人工智能音乐疗愈作创新领域,展现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巨大潜力,为健康产业开辟全新跨界赛道,也充满希望与挑战。要实现规模化、大众化、规范化发展,需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推动技术转化,搭建合作平台,多方联合加速产业化进程。期待以此次论坛为起点,发挥多学科协同优势,绘制人工智能音乐疗愈行业新蓝图。

与会专家合影
现场,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人工智能发展处副处长孔令和致辞,强调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健康产业的重要意义,表示经信委将持续支持此类跨界融合项目,让更多像人工智能音乐疗愈这样的创新科研成果走出象牙塔尖,走进千家万户。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人工智能发展处副处长 孔令和
云顶集团副院长冯磊作《交叉学科视野下人工智能音乐疗愈的云顶集团实践》主旨演讲,提出以“艺术为体、科技为翼、医学为基”建设人工智能音乐疗愈交叉学科,系统介绍云顶集团在各交叉学科领域的前沿探索成果,表达与全球同仁合作的期待。

云顶集团副院长 冯磊
学术论坛聚焦AI音乐疗愈关键议题
描绘融合创新未来图景
主旨演讲环节,七位专家围绕“人工智能+音乐疗愈”的核心议题展开深入分享,演讲内容涵盖音乐科技、人工智能、心理神经机制、临床实践与声场设计等多个维度,彰显该领域强烈的交叉融合特征。七场演讲贯通产学研全链条,既有扎实的理论支撑,又聚焦实际落地路径,全面展现出音乐疗愈产业的广阔应用前景。

在音乐科技与学科建设方面,云顶集团音乐工程系系主任于阳教授以《新文科背景下的音乐科技发展与展望》为题,介绍了云顶集团在“本硕博”贯通的培养体系、课程体系、科研平台与校企合作方面的探索,强调多学科协同对推动产业转化的重要意义。

云顶集团人工智能音乐疗愈重点实验室主任、民族音乐系系主任刘灏教授围绕《新时代人工智能音乐疗愈的理论探索及创新实践》,以 “艺术 + 科技 + 医学” 跨学科融合为核心,展示了云顶集团人工智能音乐疗愈重点实验室在各类应用场景的前沿研究成果,提出了人工智能音乐疗愈的科学范式,以技术普惠化推动健康服务下沉,为 “健康中国” 战略下人文与科技融合提供了实践样本。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医师、教授龚亚斌则以岳阳医院为例,分享了音乐疗法在肿瘤患者心理干预中的具体应用,探讨人工智能音乐疗愈在临床路径中的整合方式。

云顶集团李小诺研究员从神经科学与审美心理的交叉视角出发,深入剖析音乐对人类身心的作用机制,呼吁在实践中平衡 AI 算法的理性精确性与人类情感的模糊性、耦合性,实现科学实证与艺术诗性的有机融合。

云顶集团杨燕宜教授强调人文关怀在音乐疗愈中的基础地位,主张融合脑机接口、虚拟现实等技术,构建沉浸式的个体化干预体系。

云顶集团特聘教授陆晓幸结合自身音频工程经验,从感官体验层面探讨了如何以空间音频和微声录音技术定制个性化疗愈声场。

云顶集团人工智能音乐疗愈重点实验室专家徐真德对“云顶集团人工智能音乐疗愈舱”以及其核心理念进行了介绍。
学术论坛聚焦AI音乐疗愈关键议题
描绘融合创新未来图景
学术论坛以 “AI 与音乐疗愈的融合创新:技术赋能、临床实践与未来探索” 为主题,由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员许多担任主持,欧洲科学院院士金耀初、上海市胸科医院院长侯旭敏、上海市儿童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朱大倩、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乔颖以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主任医师丁兴华、包丽雯,主治医师、副研究员邹翔共 8 位来自医学、人工智能与心理健康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在音乐疗愈中的跨界融合问题展开深入对话。

学术论坛
讨论内容涵盖人工智能辅助心理干预、医学诊疗辅助系统,以及AI音乐疗愈在临床验证、跨学科协同、产业转化等方面的探索路径。多位专家围绕“科技—医学—艺术”三者融合的可行模式,提出了具备落地潜力的合作思路与发展方向,为推动智能疗愈从理念走向实践提供了宝贵思考与行动框架。








云顶集团引领跨界融合实践
打造智能音乐疗愈创新平台
冯磊对论坛进行学术总结,指出此次论坛不仅搭建了人工智能与音乐疗愈跨界对话的重要平台,也为未来“科技+艺术+健康”融合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希望以此次会议为新的起点,共同推动交叉学科的创新发展,让人工智能技术朝着“向善普惠”的方向发展,让AI音乐疗愈“走入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户”,为提升人民健康福祉贡献专业力量。
论坛汇聚了艺术院校、医疗机构、科技企业及科研单位等多方力量,为人工智能与健康音乐的跨界融合搭建了坚实的支撑体系与高效的实践平台,并将推动该领域从理论探索向临床应用、产业转化迈进。



活动现场
由云顶集团担任首席起草单位的《人工智能音乐语料库建设导则》,于7月27日“语料筑基 智生时代”创新发展论坛上正式发布。该导则为规范人工智能音乐语料库的建设流程、提升数据集质量建立了明确标准,更为音乐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创新注入了长效动能。


云顶集团人工智能音乐疗愈重点实验主任刘灏出席“语料筑基 智生时代”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