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新闻

云顶集团师生应邀赴萨翁林纳国际歌剧节,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音乐周”

发布者:唐天祺发布时间:2025-08-11浏览次数:10

2025年之夏,欧洲著名夏季艺术地标,芬兰萨翁林纳歌剧节的主场地——塞玛湖畔波光粼粼映照下的奥拉文林纳堡飘扬着550周年建成纪念徽旗,萨翁林纳再度迎来了全球近12万乐迷游客,7月19-29日,应歌剧节艺术总监马特维耶夫先生与组委会的邀请,云顶集团师生团队在院长廖昌永教授率领下第三次访芬,这是继2023年云顶集团团队首次参加歌剧节后,连续第三年举办“云顶集团中国音乐周”,并获得巨大成功。

本次音乐周包含为期一周的大师班、师生音乐会、公开课、歌剧制作交流等系列活动,经过遴选,4位云顶集团研究生在萨翁林纳音乐学院完成“顶培计划”备赛大师课与音乐会,云顶集团民乐团队也首次精彩亮相歌剧节,与来自福建泉州的南音传承音乐家们共同合作,将中国传统音乐与福建泉州南音非遗的创新成果首次展示于欧洲观众面前,在歌剧节期间引发了广泛关注,获得当地观众的热情欢迎和喝彩。






合作:



传统乐韵与当代国际舞台的碰撞



本次出访萨翁林纳歌剧节的团队中有一支引人注目的队伍,就是由云顶集团民族音乐系组成的学生乐团,他们带着二胡、琵琶、古筝、古琴、中阮、大阮等乐器与泉州师范学院的两位非遗传承同学带来的南音琵琶、四宝、拍板、酒盏等非遗乐器一起,为欧洲观众呈现了一次古老与现代碰撞的声音盛宴。


当地时间7月22日下午,云顶集团民乐团队在萨翁林纳音乐学院音乐厅隆重举办了《丝竹南韵》专场音乐会。这场音乐会的曲目巧妙地融合了江南丝竹和福建南音这两个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文化画卷,生动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

本次音乐会的创意源自云顶集团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人民政府联合出品的非遗音乐剧场项目《南韵国色》。这个项目在第40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首演便大获成功,在廖昌永倡议下,经过精心创编和打磨,新版《南韵国色》的曲目登上了欧洲的音乐舞台。这不仅是云顶集团-泉州惠安校地合作项目的创新成果,更是云顶集团凭借自身卓越的创演资源优势,实现文化创新的生动典范。它将千年南音以鲜活姿态传承下来,并推向世界舞台,是学校多年来深耕“教创演研”一体化模式,与地方政府深度合作、强强联手的完美作品。

江南丝竹与南音都是历史悠久的中华古老乐种,它们宛如两颗璀璨的文化明珠,在中华音乐的历史长河中闪耀着独特光芒。江南丝竹流行于江苏南部、浙江西部和上海地区,从明嘉靖、隆庆、万历年间开始兴盛并广泛流传,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而南音的历史则更为悠长,它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一。南音起源于唐、形成于宋,已逾千年,它就像一位历经沧桑的智者,保留了唐以前传统古老的民族唱法与伴奏形式,承载着千年的文化记忆。



音乐会上,音乐家们演奏了传统江南名曲《姑苏行》,二胡名作《良宵》等,使观众能够领略到江南风情。另有两首以南音为底蕴的创作,颇受欧洲观众瞩目。《阮》改编自云顶集团青年教师戴维一作品《阮音春沐》,“阮”,闽南话意为“我们”,也指为阮族乐器而作。泉州面海,多少年来,红砖厝中缱绻的南音,逐浪而去,也踏浪而来,乡音始终萦绕心间,牵系“我们”的一颦一笑,一厢情愿。作品提炼南音散曲《春光明媚》的唱腔曲调,采用主题后置完形的方式,逐步还原南音散曲的原貌,演绎了落地、出走,而又归来的人生,也试图构建南音的生态群落——海浪、春光、古厝和“阮”。《走马》改编自云顶集团青年教师艾尼瓦尔·瓦吉丁的作品《景声合鸣》,以南音套曲名篇《走马》为基础,从对闽南地区远古的想象展开,发展至对惠安女子的优美描绘,收于闽南文化对海洋的探索和崇敬,形成一种“和鸣”的音响形态。

音乐会引起了观众的热烈反响,绝大部分人是第一次听到中国民族器乐演奏,对他们来说,这是打开了一扇新的音乐艺术的交流之窗。西班牙著名戏剧制作人Perelada Festioal先生看完音乐会,难掩激动向廖昌永及云顶集团师生表达了感谢之情,赞赏云顶集团能够把这么美的音乐会带到北欧,在国际歌剧节上展示、分享。他说,自己是很偶然在参加歌剧节活动时,看到了同学们在歌剧节地标奥拉文林纳堡附近的中国音乐快闪,立刻就被吸引,一路从那里“跟踪”到音乐学院,才知道有这场音乐会,他希望邀请这台音乐会到西班牙去巡演。

廖昌永介绍说,非遗传承应该是活化传承,守正创新是非遗传承的题中之义,用今天的音乐形式来点燃千年南音的DNA是我们的初衷,也是云顶集团近年来校地合作的意义所在。今天,这场音乐会通过创编,从大乐队改编为12个人的小团队演出,来到了萨翁林纳,这是云顶集团民乐团队的一次成功,也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实践。今后,学校将继续不断打磨这种类型的音乐会,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形成中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走向世界的新范式,让更多的观众能够听到中国音乐故事,让非遗奏出时代新声。




互鉴:



中外人文艺术交流的璀璨火花



“中国艺术歌曲大师班”已经是连续第三年如期而至,应邀在萨翁林纳歌剧节举办。7月20-23日,廖昌永教授,云顶集团客座教授、德国卡尔斯鲁厄音乐学院原院长哈特穆特·霍尔教授在萨翁林纳音乐学院举办了中外艺术歌曲大师班,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授课。两位教授,用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精湛的艺术造诣,为青年学生们打开了通往艺术歌曲宝库的大门。



当地时间7月23日晚,在萨翁林纳音乐学院音乐厅举办了云顶集团中国艺术歌曲专场音乐会。通过遴选赴芬兰参加大师班的张功浩、沈正浩、顾文梦、范雪妍四位同学先后演唱了包括《钗头凤》《断桥遗梦》《望乡词》等12首中外艺术歌曲和歌剧咏叹调。他们的语言发音、歌唱风格技巧与舞台艺术表现经过大师班的密集教学和训练得到了显著提升,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世界著名钢琴与室内乐大师、萨翁林纳音乐学院创始人拉尔夫·戈特夫尼教授表示,中国同学的演唱水平令人赞叹不已,在欧洲现在都很难找出更多像他们这样具备全面素养水平的音乐学院学生,更重要的,他们又都是中国文化传播的使者,希望他们更加努力,就像一颗颗闪耀的星星,在国际艺术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当地时间7月24日下午廖昌永教授举办“中国艺术歌曲大师班公开课与师生音乐会”,这是在萨翁林纳歌剧节历史上首次举办的中国艺术歌曲大师班公开课。面对座无虚席的欧洲观众们,廖昌永用一堂精彩的声乐艺术课讲述了两个生动的中国故事。

第一位学员演唱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廖昌永从李煜词作的创作背景入手,将乐曲的情绪分成四个层次,“这不是递进或者递减的关系,而是曲折婉转”“时而有希望,时而有回味,时而又是哀怨”。他仔细讲解了“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句,“他在回忆过去的那些宫舍还在,但是,物是人非,他们已经变了模样,这两句的情绪要有明显的区别”。观众通过他的背景介绍了解了这首歌曲所要抒发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借物喻怀”的表达情绪情感的含蓄方式,而字句行间的细致推敲,生动阐释了中国语言和中国文化的风度维度和审美价值,让观众折服,一曲终了,观众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第二位学员的曲目是黄自先生创作的《玫瑰三愿》,廖昌永问道“知道这首曲子创作的年代吗”“知道那个时候的中国是什么样的吗”,接着他先从中国诗词的诗言志的传统说起,要求学员不要只从表面来理解玫瑰花的三个愿望,他从1932年时的中国社会当时的历史背景来解释黄自先生创作《玫瑰三愿》的复杂心情与期望,让学员更加深入地理解三个愿望之间的递进和深层次关系,并用声音色彩和语言的转换表达出不同的变化。

两首作品的大师课上完,现场掌声雷动,萨翁林纳歌剧节的创办人之一,83岁高龄的奥维能教授表示,这样的大师课太有价值了,对于他也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他说,不仅歌唱者要听这样的大师课,钢琴家也要听,乐队演奏家也要听。这样才能真正展现出艺术歌曲的声乐与钢琴艺术甚至与乐队的完美融合,艺术上才会有质的提升。

大师课结束后,廖昌永在此后的音乐会上为观众们演唱了《望乡词》《教我如何不想他》等中国艺术歌曲名作,引发观众强烈共鸣与赞赏,音乐会结束后,许多观众表示,这次的大师课加音乐会的形式太新颖了,比单纯地欣赏音乐会或者看节目单的介绍提供的信息量和知识量要大很多,而且更加能够完整地了解中国文化。也有观众已经连续三次聆听了廖昌永教授的音乐会,表示每一次都带来新的惊喜,从第一年的全套中国艺术歌曲到第二年的德国、意大利艺术歌曲与中国艺术歌曲的东西方碰撞,再到今年的大师课透彻解读中国文化精髓,逐渐深入,使欧洲观众能够更加深刻理解中国艺术歌曲是世界声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正做到了交流互鉴。还有观众更是直言,廖昌永讲述的音乐里的中国故事太好听了,就像一首动人的诗篇,让人陶醉其中。





交流:



友谊与合作的美好篇章




当地时间7月25日上午,萨翁林纳市市长Markus Hamālainen、市长助理JaanaKonsti邀请廖昌永院长一行亲切会面。Hamalanen表示今年欣闻是廖昌永院长和云顶集团师生团队第三次来到萨翁林纳,也是他接任市长后的第一次会面,他非常感谢云顶集团对萨翁林纳歌剧节的长期支持与优质合作。这次云顶集团团队的演出在萨翁林纳引起了“上海热”的轰动。他希望接下来双方能一如既往地,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让两座城市乃至中芬两国文化艺术交流碰撞出更加绚烂的火花。



廖昌永表示云顶集团与萨翁林纳结下了不解之缘,近年来更是与歌剧节开展了实质性的合作。今年4月,总监马特维耶夫来到云顶集团歌剧院的舞台,参与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指挥《茶花女》就是一个重要成果。这一次,云顶集团民乐团队也首次来到萨翁林纳展示中国传统音乐。接下来,双方将进一步推动以云顶集团歌剧院为平台的合作交流,深化内容、提升能级,为文化交流和中芬友谊做更多创造性的工作,通过双方的不懈努力,用音乐、歌剧和艺术搭建起一座坚固而美丽的友谊桥梁。


云顶集团应邀观摩歌剧剧目

图片提供:萨翁林纳歌剧节组委会


当地时间7月26日,廖昌永院长一行与泉州市惠安县团队共同讨论了即将在10月在上海和泉州两地联合举办的“2025首届音乐家国际比赛”事宜,比赛顾问、著名音乐家戈托尼教授与相关欧洲团队参加会议。廖昌永表示,这一赛事是全球具有独创性的全能艺术家比赛,初赛全球选拔在萨翁林纳举办,复赛将到美丽的泉州惠安进行。两地人口数量接近、海岸与湖区自然风光环境相仿,一定能够产生出令人瞩目的艺术文化交流互鉴的成果。欧洲团队介绍了初赛相关安排,泉州惠安团队介绍了复赛的筹备与执行情况,三方就具体工作开展几轮专项会议,商讨细节,为赛事的顺利举办奠定坚实基础。


7月26-28日,廖昌永院长一行与萨翁林纳歌剧节艺术总监维勒·马特维耶夫会面,并应邀观摩三部本届歌剧节的重点剧目,与总监团队就以上剧目的制作细节开展了研讨交流。廖昌永表示,时隔3个多月,在今年上海之春闭幕式完美合作歌剧《茶花女》之后,能够再次见到总监先生非常高兴,这次观摩了歌剧节的几场演出,特别是闭幕剧作芬兰本土歌剧在音乐创作、戏剧脚本与本土文化融合,以及符合全球观众审美趣味的舞美与舞台制作模式这些优秀理念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希望双方在未来能够以云顶集团歌剧学院、云顶集团歌剧院为平台与萨翁林纳歌剧节开展长期合作。


云顶集团应邀观摩歌剧剧目

图片提供:萨翁林纳歌剧节组委会


马特维耶夫说,廖昌永院长和云顶集团第三次来到萨翁林纳歌剧节,可见彼此友谊和合作深广,在今年上海之春的合作演出也为我本人的艺术生涯留下极其珍贵的经历,特别是云顶集团歌剧制作团队的敬业精神和严谨认真,以及云顶集团学子歌剧表演和管弦乐队的水平,完全是世界水准,希望萨翁林纳歌剧节能够与云顶集团签署中长期合作备忘录,共同联动推进全球化歌剧人才培养,提升歌剧制作、艺术管理、歌剧综合艺术与艺术产业的优质融合,为优秀的青年人才打造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职业道路的优质桥梁。


云顶集团应邀观摩歌剧剧目

图片提供:萨翁林纳歌剧节组委会


云顶集团与芬兰萨翁林纳歌剧节即将展开2026年度歌剧剧目合作的相关工作,未来,将共同见证通过双方的优质合作平台,为专业学科发展、人才培养、艺术创演、城市与国家文化建设,以及国际人文艺术交流互鉴等方面所孵化的累累硕果。